|
马上注册(开思网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3D打印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RP研究工作起步于90年代初。早期以技术引进为主,据报导,我国至今已有数十家企业或机构从国外引进RP机器,加快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引进价格昂贵,如美国3Dsystem公司生产的SLA250系统售价20万美元,SLA500价格高达40万美元;Texas DTM 公司的SLS设备Sinter Station 2000售价约50万美元。加之易损件和材料也依靠进口,使生产成本过高,往往是国内企业难以承受的。如上述Sinter Station 2000所用的激光头为易损件,大约每两年要更换一次,每个售价约3万美元。FDM技术所使用的耗材ABS塑料丝,每公斤约2百美元。
为了解决中国制造业对RP的迫切需求,1991年以来,在中国政府资助和支持下,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RP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我国最早在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开展工作的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北京隆源自动成形系统有限公司。这些单位早期在开发系统设备方面各有侧重。其中,清华大学以FDM和LOM为主,西安交通大学则是SLA,北京隆源自动成形系统有限公司为SLS,而华中理工大学主要为LOM。
华中理工大学从1991年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进行RP技术研究,1994年开发成功LOM样机,到1997年就向市场推出商品化的LOM成型设备。目前,该单位已对LOM设备进行了系列化的开发,同时还成功地推出商品化的SLS设备。该校还利用复膜技术快速制造铸模,翻制出了铝合金模具和铸铁模块。
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SLA的成型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并因此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以等奖。
1992年,清华大学引进了当时先进的SLA-250光固化成形设备,成立了激光快速成形中心,开展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几年来,清华大学在成形理论、工艺方法、设备、材料、软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该校研制出的世界上最大的LOM双扫描成形机已提供给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研制成功的多功能快速造型系统MRPMS已打入国际市场,自主开发的大型挤压喷射成形RP设备SSM—1600SSM成形尺寸已达1600×800×750mm3,也居世界之首。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下属的RP专业公司北京殷华公司的产品不仅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定份额,而且进入国际市场,销售到泰国、香港、韩国等地并得到了好评.研究成果已经商品化的还有北京隆源公司开发的AFS 300激光快速成形机(SLS),该公司的RP服务中心已为工业企业单位制作了许多精密铸模。
此外,南京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在该领域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在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制造模具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造模样计算机辅助快速制造系统,为汽车行业制造了多种模具。
国内的家电行业是对快速成形技术反应最为敏捷的行业,广东的美的、华宝、科龙、江苏的春兰、小天鹅,青岛的海尔等,都先后采用快速成形系统来开发新产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部分国产RP设备已接近或达到美国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却便宜得多,材料的价格更加便宜。我国已初步形成了RP设备和材料的制造体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下属的快速成型技术委员会的活动也非常活跃。近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在深圳、天津、上海、西安、南京、重庆等地建立一批向企业提供快速成形技术的服务机构,并开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快速成形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使我国RP技术的发展走上了专业化、市场化的轨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