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本书是凯恩斯出版《货币通论》以来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是 23 件关于它你必须知道的事情。
1、这本书叫《二十一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TWENTY-FIRST CENTURY),已经在亚马逊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2、它长这样,最方便的阅读办法就是花 22 刀去买一个 KINDLE 版本。
3、 这本书是个法国经济学家写的,法文版 2013 年 8 月 30 日上市。
4、这位作者就是巴黎经济学院的匹克迪(THOMASPIKETTY)。
5、记住这张脸,因为匹克迪已经是个大红人了(有严肃的黑白照为证)。
6、有专栏用的水彩头像为证。
7、甚至已经有粉丝漫画为证。
8.《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PAUL KRUGM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这本书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著作。
9. 《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 HAROLD MEYERSON 说这个匹克迪给了我们凯恩斯《货币通论》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10. 但是点评最到位的是《卫报》的专栏作家 PAUL MASON,他说:在曼哈顿夹着一本《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走路是勾搭其他进步青年的最有效办法!
匹克迪到底说了什么?
11. 7 个字总结:资—本—主—义—不—公—平。但是这话我们都听过,重要的是匹克迪是如何论证的。
12. 他的理论是,如果 GDP 的增速没有投资回报高,那么有钱人会更有钱,穷人会更穷。
13. 在可以观察到的 300 来年左右的数据中,投资回报平均维持在每年 4% – 5%,而 GDP 平均每年增长 1% – 2% 。5% 的投资回报意味着每 14 年财富就能翻番,而 2% 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财富翻番要 35 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 7 番,是开始的 128 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大致就是靠收入吃饭)只会比100 年前大 8 倍。虽然有资本和没有资本的人都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贫富差距变得非常大。
14. 也就是说,钱能生钱,有钱人只会更有钱。1% 的人比 90% 的人拥有更多财富,这种现象不是巧合,也不是夸张修辞,而是数学,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制造贫富差距的机器。
15. 对普通人来说,除了要贫穷一辈子,还有更为可怕的事情:匹克迪说贫富差距一定会被拉得特别大,最后让民主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16. 对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使用了很久的一个模型失效了—— 一位 1950 年代的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曾说服了大家:资本主义初期贫富分化会比较严重,但是到了晚期会变得温和。匹克迪的研究显示,IT’S NOT TRUE。
17. 匹克迪证明,事实正好相反——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很不公平,20 世纪由于特殊原因面目变得还好,但是现在又奔着狄更斯小说里的那个时代去了。下面这张图显示 1790 年至 2030 年遗产占整个社会资源的比例,就证明了这个观点。
18. 匹克迪告诉我们,从简·奥斯丁和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我们会发现,不工作而嫁给有钱人在道德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这种支持不劳而获的道德观,但是今天,这种情况又变得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了。所谓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又成了全世界同行的经验之谈。
19. 匹克迪认为 20 世纪贫富差距的缩小才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大多与战争、工会运动,以及关键的科学进步有关。
20. 如果匹克迪是对的,我们就面临着一个漫长的低增长的资本主义时代,贫富差距会持续扩大,如果你出身不好,一辈子就只好像一个没有碰到罗切斯特的简·爱那样了。
那怎么办呢?
21. 匹克迪的理论带来的最大冲击可能是针对福利社会的合理性。匹克迪认为福利社会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教育、医保,还是所得税,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资本在社会中分配相当不均的问题。
22. 相对温和的左派一直认为追求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全民医疗就能够带来一个更公平的社会。而保守的右派也一直把福利社会看成一个巨大的让步和牺牲。这两派人现在都需要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或者调整自己的主张。
23. 匹克迪在书里提出了一系列简单的建议:征收 15% 的资本税(财富总额),把最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提到 80% 左右,强迫银行提高透明度,提高通货膨胀等等。
24. 但匹克迪也指出,他觉得这些措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控制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英可能宁可看到这个系统崩溃,也不会愿意让步。
上海数造精研三维扫描仪和3D打印机,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3D数字化高科技公司。
欢迎添加微信号:shuzao_3D。
欢迎光临 创想智造3D打印手板模型加工 (https://www.24mak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